地点
诗文库
王夫人墓志铭绍兴十八年十一月1148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四、《浮溪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
夫人王氏,营丘人
父师敏,卒官太仆寺丞
母赵氏,丞相清宪公挺之之女。
为同郡从事郎、晋江县张君讳应辰之妻,中奉大夫讳纯之子妇。
中奉寺丞同里闬相好也,两家子弟日过从,寺丞赵夫人晋江之为,故夫人甫十八,归于张氏。
夫人智识明辨,有贤士大夫所不能及者。
靖康末山东乱,士大夫流离,率鬻田宅去乡里。
或请于夫人夫人曰:「舅姑在远而我鬻其本业,可乎?
且谓吾夫何?
不如听之」。
晋江闻之,喜曰:「真吾妻也」。
晋江莱州推官,一日其守出,夫人自牖窥之,谓晋江曰:「人不忌其上,鲜不为患者,今卒骄矣,盍白守为备乎」?
守不听,数日而乱作。
乱定,人悉玩安不能去。
夫人独曰:「是不可留也」。
晋江中奉在商于,道阻不通,议所向。
夫人曰:「东南天子在焉,尚何问」?
遂渡江,居金陵
不旋踵莱州陷,仕族无脱者。
已而过湖湘,向商于,中涂遇盗,囊衣一空,夫人夜取敝衣纫缝,为之达旦不寐。
未旬日,举家衣履皆完。
其共艰难如此。
晋江属疾,药非夫人所尝不进。
洎殁,有欲以赙襚之赢谋生者,夫人正色却之曰:「于窀穸无憾足矣,此何为者哉?
既葬,四壁萧然,人皆以非晋江之清,无以见夫人之贤。
然自是家益穷空,夫人奉养益薄,诸子有忧色。
夫人语之曰:「而祖而父,以廉居官,以贫为乐,吾习而安焉。
汝等忘先人之训,虽日致四方之珍,吾不乐也」。
平时勉诸子以学,戒诸女以顺,于是婚嫁甫毕,而夫人病矣。
绍兴十八年十一月癸巳,卒于其子栋之官舍,得年五十有五。
子五人。
曰林,右从政郎南州剑浦县
曰材,右迪功郎湖州司理参军
曰栋,右迪功郎泉州司户参军
曰野,未仕。
女二人。
长嫁宣教郎赵善究,前卒。
次嫁右迪功郎向士皙。
孙男女合十三人。
以卒之十六日戊申,合葬于晋江之墓。
铭曰:
夫人,出华胄。
资敏明,自其幼。
适名家,媲廉茂。
遭百罹,谋必售。
脱危机,如夙授。
老而从,甘俭陋。
子诜诜,咸孝秀。
各以能,为亲寿。
方燕安,飨遐祐。
曷倾之,人莫究。
窆闽山,祔夫右。
尚旋归,昌厥后。
莫大卿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五
呜呼!
大观之初元,始识公于班序。
望眉宇之粹然,知德人之可慕。
奉谈宴以周旋,纷数遒而莫数。
辱投分以日深,人孰如于我故。
逮抵命以剖符,辱苕溪之佳处。
偶通德之里门,憩康成之杖屦。
岂绵薄之克胜,得吏师之祗惧。
间簿领之沈迷,辄相从于樽俎。
讫岁时之主移,免邓侯之摧去。
既沮阔于山川,犹书邮之旁午。
之后凋,每勤勤于缟纻。
二月以来,即名山而暂寓。
闻宿疾之复侵,冀即宽而调护。
怅城阙之相望,莫见公而劳苦。
蒙手字之欹倾,诀终天于朝暮。
曾阅日之几何,忽传闻于音讣。
伟夫子之好修,极精明而本恕。
鄙奏谳之深文,家传书于小杜
流恺悌于三州,寄哀矜于两部。
虽祉寿之已多,人方期于卫武。
胡遽夺于老成,哀乡评之谁主。
矧千日之服膺,将典型之安取。
写哀涕于一觞,隔言语于千古。
呜呼,尚飨(《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六。)
二:原无,据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三六补。
焚黄祭考妣文1135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呜呼!
某获罪于天,不获终考妣之养,又不能躬守坟墓,奉祠春秋。
日往月来,于心哀慕,有不胜言者。
幸衔训嗣事,叨荣于朝,每朝廷恩数之颁,必推本有所自,进官迁秩,追贲泉扃。
故自某去松槚,十八年间,被命书者,无虑十数。
谨择刚日,告于墓前,惟我考妣,惠顾不忘,服天子宠休,以垂裕于后。
石潭急峡 宋 · 饶鲁
两山夹石湍风急,势吼春雷鬼神泣。
行人登舟不敢渡,疑有毒龙深处蛰。
崄巇彷佛若霅川,又如三峡倾潺湲。
水窍恐是神禹凿,石骨未遇秦皇鞭。
飞流溅沫弄寒玉,赴壑奔滩势何速。
直须流入镜湖心,如遇平夷舟免覆。
垂杨覆阴沙岸高,将军唤渡多英豪。
中流击楫祖逖,当清宇宙无辞劳。
吴国夫人陈氏墓志铭建炎二年七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四、《浮溪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丞相彭城郡徐公处仁之夫人陈氏,以宣和五年正月己卯,薨于北都公府之正寝。
三年,彭城公薨。
明年,得建炎二年七月甲申,其子康、度奉公、夫人之柩,合葬于吴兴卞山之阳。
夫人世家严州朝散郎、知楚州向之女。
向父逸,卒官奉议郎
楚州进士起家,为开封,有能名。
未满岁,奏圄空者三,神宗以为材,将用之,擢尚书度支员外郎
永裕陵建,以本曹兼京西转运使,出奉祀江西
楚州而终,翰林学士沈括识其墓。
夫人生有奇相,视瞻举措必端。
奉议君奇之,谓楚州曰:「此儿喜怒未尝形,言笑不妄发,使男也,吾家其兴乎」?
甫笄,归丞相彭城公
时公贫甚,几无以为家。
一日,楚州持节睢阳,盛车服遣女。
夫人庙见徐氏,乃在穷巷中,破屋数楹,太夫人坐堂上,旁无扶侍,夫人奉盥馈堂下如仪。
楚州恐不堪其忧,使人察之,宴如也。
已而斥卖嫁时衣被鞶帨,以太夫人之命,访族姻之贫者而赈之,人人咨嗟,以为不可及。
丞相齐州,月俸不满万钱,惟太夫人甘脆是奉,夫人帅家人食粥无难色。
丞相预政,封安定郡夫人
政和末丞相徐州朝京师,一时眷礼,群臣莫望。
夫人曰:「上恩固非常,然宠盈之戒,古人所谨,不可不思也」。
每奏事归,必问见上安所陈,上开纳否。
尝诏丞相病已,无下拜。
当是时,蔡鲁公耋老,徒损拜数而不得免焉。
或以是为公荣,夫人愀然曰:「忌者至矣,其能久乎」!
未几,果坐谗出知扬州,其先见如此。
夫人事姑孝,教子义,遇僮使有恩,敬夫如宾,治家如官府。
丞相曰:「吾平生以直道事君,取颠踬屡矣,而未尝置欣戚胸中者,繄室家是助」。
诸子曰:「使我学成而不堕其家声者,惟吾母之训」。
通悟,于出世间法,得其指归。
疾病,精爽如平时,谢医巫不问。
属纩之夕,犹起坐若有所言,于死生盖超然者。
薨,年五十四。
历封温、福、陈、吴四国夫人
子五人。
曰庚,擢进士第,仕至宣教郎、直秘阁管勾亳州明道宫
曰廉、曰庾,承务郎,皆前卒。
曰康,今为右奉议郎提举两浙西路茶盐常平
曰度,为左宣教郎尚书司封员外郎
孙男女合十人。
男曰延老、曰同老,右承务郎
女适湖口主簿姚溥、丽水主簿王怡右承事郎毛幵,馀未行。
初,楚州提举开封府常平,宿陈留僧舍,夜闻垣外汹汹人声,起而烛之,积骸蔽野,于是奏乞官地瘗之,得骸八万计。
虽位不满德,其后寖微,而庆钟夫人,作配名宰。
封大国,始终安荣。
楚州之孙有以丞相之恩入官者,人以为积德之报。
铭曰:
妫出舜后,胡公始侯。
以国氏陈,晚闻太丘
夫人之先,南土是宅。
英英度支,位止邦伯。
德厚而踬,于偿不宜。
集于夫人,莫贵与夷。
厥初来嫔,仪则多有。
即安穷空,以服箕帚。
朝夕警戒,辅成公躬。
燕及群息,亦云似公。
卞山之阳,维水瀰瀰。
与公同藏,千岁之始。
朝散郎致仕胡君墓志铭绍兴元年五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四、《南宋文录录》卷二三、《新安文献志》卷九一
大江之东,以郡名者十,而士之慕学,新安为最。
新安之属,以县名者六,而邑小士多,绩溪为最。
绩溪为氏以族名者无虑百馀,而学传子孙,胡氏为最。
胡氏有隐君子诚甫,其书满家,仰承俯受,皆有师法,又其族之尤者也。
君讳咸,字诚甫
曾祖峤、祖筠,皆乐里居,不求仕。
至父策,始起家为铅山,诲其子必千里求师。
长子宏,登进士科,仕至处州司法参军
君其次也。
君少刻意于学,自六经、司马迁、班固、范晔、陈寿史书,皆手钞成诵。
熙宁元丰间,朝廷以经术新天下人材,学者宗王氏。
君于诸经自得其指归,而尤邃于《易》。
游太学十馀年,率杖策往还,其精如此。
方是时,士集京师,岁以千计,君颖然出其间,为之领袖
一旦如有不乐者,谢病归,召诸子出其书授之。
不数年,其子舜陟、舜举,踵相蹑取高第,而舜陟遂登法从、典大州,隐然为天子名臣。
君享其禄几二十年,自承事郎累官至朝散郎
舜陟又以所当得之服授君,赐绯衣银鱼。
绩溪固多士,如君父子得名称章绂而归者无几。
而君又慈祥岂弟,有以宜之,长老称焉。
方舜陟之为御史也,屡击大臣,大臣欲寘之死而君不以为忧。
及守合肥,盗环其疆,禽制有功,州人怀之,为肖像以祠,而君不以为喜。
盖君之得于中者又如此。
建炎四年八月辛亥,以疾终于家,春秋八十有一。
娶闵氏,封安人,前君卒。
四男子:曰舜陟,朝请大夫、充徽猷阁待制
曰舜俞、曰舜申,皆嶷然有立;
舜举迪功郎
二女子,适士人叶文仲、郑邦彦
五孙,曰称、仔、傅、俊,其一尚幼,而仔亦迪功郎
诸孤将以绍兴元年五月丁未,奉公葬于湖州安吉县管城之原,来求铭纳之圹中。
某与君世姻,知君非一日者,宜铭以诏后。
铭曰:
君之德,纯明亮直,懿乡而隆戚。
修身以亟,动而有则,为国人之式。
君之学,得之先觉,闻尊而见卓。
不雕其璞,遗其子琢,有连城之瑴。
君之荣,世以儒名,道传而志行。
有子在庭,吾亦彯缨,飨耄耆之龄。
卞山之阳,维水泱泱。
虽非其乡,与其山相望。
子孙家傍,为万世之藏。
五灯会元跋宝祐元年正月 南宋 · 沈净明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八
安吉州武康县崇仁乡禺山里正信弟子沈净明,幸生中国,忝预人伦。
涉世多艰,幼失恃怙。
本将知命,遂阅《华严》大经、《传灯》诸录,深信此道不从外得。
切见禅宗语要,具在《五灯》,卷帙浩繁,颇难兼阅。
谨就景德灵隐禅寺,命诸禅人,集成一书,名曰《五灯会元》,以便观览。
爰竭己资,及募同志,选工刻梓,用广流通。
续如来慧命,阐列祖圆机,灯灯相传,光明不断。
普愿僧若俗,或见或闻,开悟本心,咸跻觉地,出生功德。
谨用祝延圣寿,保国安民。
次冀施财助力,共获休祥。
普报四恩,用资三有。
劫石有尽,我无穷。
宝祐元年正月旦沈净明谨题。
按:《五灯会元》卷首,一九八四年中华书局校点本。
吴伯江所藏文湖州山水韵 宋 · 释祖可
乘空作山川,妙绝借墨色。
曲折千里素幅间,来自吴兴白蘋客。
乃知潇湘洞庭岸,平吞胸中寄笔力。
清霜摇落江海空,如闻冥冥度惊鸿。
重楼复阁底处所,使我绝欲空濛中。
吴侯吴侯安用许,浪迫归心赴翛渚。
如何唤得江上船,一卧苍波占烟雨。
其二 宋 · 释祖可
 押翰韵
故人江北江南岸(霜馀溪上)
按:《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七
苕溪道观壁 宋 · 郑子覃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纷纷红雨入苍苔,密荫新成莺友来。
拟逐幽人梦蓬岛,一声裂竹故惊回(《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四《本朝杂记》)
端禅师行业记 宋 · 刘焘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九
宋故吴山端禅师讳净端字明表俗姓丘氏吴兴归安人也。
丞相舒王道德之学,出言为经,局贯九流,尤味禅悦。
常见师偈颂,称之曰:「有本者如是尔」。
观文吕太尉留意内典,多所论著,天下缁衲鲜获印可。
尝道过吴山,停舟相访,一语相契。
谪居宣城,屡书招延,馆之数月。
丞相章申公神锋高峻,一世龙门,疏请传法灵山坟寺,奏赐命服,曲留累年。
师与诸公谈道之际,不可少屈,飘如浮云,去来唯己,未尝肯以名位惜词色也。
三公之尊重师如此,则其道行不言可信,而其高风遗韵,流通后世,为不诬矣。
始住长兴寿圣时,有号回头者倡于嘉禾,眩惑愚俗,诳妄方炽,数州之人施予山积。
适过邑境,见师于佛殿,师击其首,回头罔测,赪面无语,师顾谓之曰:「龙头蛇尾尔」。
遂惭汗而奔。
吕公座尝遇妖人,众咸以为神异,师一言折之,即知其妄,不复与语,后伏诛。
其高鉴远识类皆如此。
后至京师圆照禅师尚在惠林,师往礼焉,圆照迎谓曰:「非端师子耶」?
师作师子势,圆照以俚语探之,师随继以伽陀,圆照为笑而肯焉。
申公时典机政,欲留师都城,闻之,不告而返。
其所驻锡之地如寿圣、西余、孝感、章法之类,聊复尔耳,不得其意即去,人竞挽之,不还顾也。
师生而慕佛,六岁弃家,精于习诵,其师保暹数欲度之,非其愿也。
二十六岁,遂以策试应格。
既受具戒,始从净觉仁岳师天台教观,听《首楞严》。
至七处徵心,八还辨见,以颂自跪,净觉览之,谓曰:「往矣,汝当以禅得法者」。
后参宝齐岳禅师,临济宗风,室中默契,即出庭下,翻身自掷,众骇异之。
后观倡戏,至弄师子,益有警悟,故问答之际,多为奋迅之容,由是称师端师子云。
素不学诗,应声成偈,天然自韵,咸有可观,脍炙人口,多能道之,或以比寒山拾得。
其逆知未来,迎事与人道意中语,应若合符节,亦莫得而致诘也。
还,乃居吴山寺,食粮不给,每乘扁舟,将行所诣,舟人告以风逆不可行,师曰:「何往而顺」?
舟人指所向,即飘飏乘兴而去。
足未及岸,岸上人望见,争迎拜信施,󸓵载而归。
楮中无一毫之畜,有施者随辄散之,至或穷冬解絮扶纩乞寒者,愿以破絮自裹,人闻,立遣衣易之。
或议其乞邻为惠,似近名者。
师曰:「不然,吾赤露,人或见怜,若彼即冻死矣」。
其用意多称是,虽其行若游戏,自在党荡,无所拘关者。
而诵《妙法华经》,未尝虚日,持戒严洁,未尝破犯。
奉亲至孝,养之终身,死葬山侧。
恤患念贫,传方赋药,虽老不倦。
自号安闲和尚,芒鞋筇杖,遇溪山胜处,披蓑戴笠,行歌渔父,人遽能宁,热恼者顿获清凉,拘窘者暂成乐易。
凡所至处,兴尽欲返,虽积金留之,不少驻足也。
名公钜卿舟及吴兴,必首问师起居状。
自为二陶器,曰:「死则此埋之」。
素无病恼,崇宁二年十二月初五日忽谓寺众曰:「吾缘谢已,今日矣」。
索汤与浴,留颂辞众,歌渔父数声,一笑,整衣趺坐而化。
即以陶器瘗于归云庵下,实明年正月初七日也,俗寿七十四岁,僧腊四十九年。
受业于吴山之解空,其徒舍本逐末,犯义毁戒,至靡不为。
师游学出山久,比归,一切屏斥,荤血瓶罂不以入门,与俗方隔。
始延灵照讲师为之肄业,复得方阳居士陆懿野翁先生,先后表里。
营求香积,补苴鏬漏,迄今遂为净众名刹。
度徒弟若孙四十四人:常照、宗礼、宗鉴皆以其学传法立众,知名于时。
予方髧髦,师一面即相叹异。
比窃登科第,朝廷补外投闲,备更幽患。
每从师游,必曰:「我死为作碑」。
师入灭云久,随世推迁,顾以此愿未偿为恨。
宗鉴为疏始末,一夕而就,且以词系之。
其铭曰:
由禅而教,如骈罗万象,而触鉴斯照,则乌往而非要?
由教而禅,顺风恬波,而挽以过船,亦左右而逢源。
端师子,饱学乎经论,而自得乎蹄筌。
宝公神悟,寒山之微言,普化之直裰,而船子之钓竿也。
其可形似者,见其人矣;
其不可即者,孰知其天乎?
觉悟教院住持、传天台教法孙真悟大师宗鉴立石。
阳羡钮完同弟宁模刻。
按:《吴山净端禅师语录》卷下,续藏经第二编第三一套第三册。
沩山显化士往印经 宋 · 韩驹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石路天新雨,问僧何日来。
云求法舍利,庶用镇崔嵬。
我有一句子,不从黄卷开。
相逢未可举,伫子卞山王本、沈注:西土不置经藏,皆以塔贮佛经,谓之法舍利。)
轮对劄子 南宋 · 牟子才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宋代蜀文辑存》卷八八
臣尝读《易》至「巽称而隐」,窃有感于今日之事。
巽者,事之顺也。
称者,权之中也。
天下之理至于顺而止,天下之顺至于中而止。
曰顺,曰中,尚何迹之可议?
惟其事不顺理,理不适中,举天下之人皆得而议之,遂使议论沸腾,手足彰露,有不可掩,岂所谓隐乎?
何以言之?
天下之事顺乎理而适乎中,则公议在朝廷。
朝廷之事不顺乎理,不合乎中,则公议在士大夫。
朝廷既辞其责而不受,士大夫又诿其责而不收,则公议轶而奔于草茅,无足怪也。
呜呼!
公议在朝廷,则大体浑全而声色不露。
公议在士大夫,则大体已裂而精神犹强。
公议在草茅,则大体破碎而精采皆涣散矣。
然犹幸草之有言也,使草茅而不言,则国事日非,贤否易位,四方有败,皆壅于上闻,将见司马三日而秦宫不知,云南丧师而唐室莫省,其为祸患,盖有不可胜言者矣。
然则言之有益于人之国如此,而可以其频数而厌之哉?
陛下自更化以来,制行少过差,立政无偏诐,故议论寡而大体全。
爰自去夏迄于今兹,阅历十有三月耳,而君臣之间时有过误。
以君道言之,则三德之失,六事之失,十證之失,臣尝极言之。
以臣道言之,则宰相之非,谏大夫之非,中执政之非,诸臣交结之非,阉㜮怙权之非,臣又极言之。
非臣之好为多言也,事不顺理,理不适中,虽欲隐默而不可也。
所赖陛下聪明仁圣,从谏如流,今日而下诏求矣,明日而罢土木之役矣,又明日而缓失带之狱,严搜挟之罚矣。
今日而斥董宋臣矣,明日而罢郑寀矣,又明日而录用章琰、李昴英、徐霖矣。
凡不顺理,理不适中之事,一彻于耳,率皆悔其所为。
愚臣至此感泣思奋,每谓圣性本自清明,特公卿大夫不以告陛下,或告之而不当其心耳。
苟当其心,则朝闻而夕改矣,非吾君之绝德,圣世之美事欤?
虽然,陛下于庶事亦既若决江河,犹有一大事,绵历二十四年而未决。
岂陛下思之审,虑之详,必求其不贻社稷之忧而后见于施行耶?
不然,何其久而未决也?
以臣观之,天命之归,出于陛下之无心;
霅川之变,出于巴陵之无心。
天下既以无心而颂陛下矣,陛下岂不当以无心而念巴陵耶?
陛下天资素高,终夜以思,未尝不往来于怀。
所患二三大臣不能委曲开陈,为陛下画所以施行之策,几若陛下有所靳吝而不行,有所顾虑而不行,有所惩创而不行。
此中外之所以纷纷然聒陛下之听,至于今而未已也。
为今之计,陛下苟于夙兴夜寐之间恻然动心,念高宗付托之,思元老告帝之意,一加意焉,则空山阒寥之魂有所依托,而西溪行道之人不致嗟伤。
如此则事顺适中,天下皆服,而陛下金瓯之盛德,一无亏阙,虽与前所改悔数事编之汗青,永永无愧矣,又安有人言张皇之患哉?
愚臣至此,何所容喙,惟陛下裁幸。
题文湖州墨竹 元 · 袁英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九 兰竹类
清贫太守石室翁,渭川千亩藏胸中。
理閒舐笔盘礴裸,兔走鹘落无留踪。
雨梢晴叶各殊态,挥洒位置真纤秾。
中峰隐居拨镫法,气韵生动将无同
墨君一派来自东,袜材当萃彭城公
平生知已最亲厚,走书调笑言舂容。
陈州客舍示长舌,翛然化去当元丰。
呜呼二老不复作,空瞻遗墨翔鸾龙。
五年五月吴破槜李王入吴与群臣临水祖道军阵固陵作祝词二章 春秋楚国 · 文种
四言诗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槜李诗系卷三十七
皇天祐助,前沈后扬。
祸为德根,忧为福堂。
威人者灭,服从者昌。
王离牵致,其后无殃。
君臣生离,感动上皇。
众夫悲哀,莫不感伤。
臣请薄脯,酒行二觞。(一章)

大王德寿,无疆无极。
乾坤受灵,神祗辅翼。
我王厚之,社祜在侧。
德销百殃,利受其福。
去彼吴庭,来归越国(二章)

按:(附考郡为古扬州城春秋于越败吴于槜李及越灭吴地归越周末楚威王取越地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长水海盐二县属会稽郡东巡掘污长水徙今治改名由拳海盐陷为柘湖移治武原乡在今平湖境二世元年项氏据为西楚地汉高祖三年立兄贾为荆王地属之十一年诛复立会稽郡十二年封贾子濞为吴王海盐置司校尉新莽元年海盐为展武东汉建武二年复名海盐顺帝永建二年海盐县陷为当湖移治顾邑山在今平湖县南乍浦吴大帝黄武四年由拳海盐二县地为盐官县黄龙三年由拳野谷生改为禾兴因以纪年赤乌五年太子和讳改禾兴为嘉兴东晋咸康七年海盐县移处马嗥城隶南徐州八年复隶扬州梁武帝天监六年海盐县信义郡太清三年海盐东北境置前京县治京浦在今华亭县东南与嘉兴海盐俱隶吴州陈武帝永定二年海盐前京盐官三县地立海宁郡盐官隋文帝开皇九年吴州并信义海宁郡吴郡苏州钱塘杭州嘉兴盐官钱塘杭州唐武德七年复置嘉兴海盐县苏州八年嘉兴又废唐太宗贞观元年嘉兴县海盐嘉兴仍属苏州江南道睿宗景云二年又复海盐县苏州改隶扬州先天二年海盐嘉兴玄宗开元五年于马嗥城西北置海盐县即今治也天宝元年割嘉兴之东境海盐之北境昆山之南境置华亭县大历五年升嘉兴为望县十四年改隶浙江武帝会昌四年海盐县为𦂳县昭宗大顺元年海盐杭州乾宁四年吴越王平嘉兴梁太祖开平三年吴江县分嘉兴之北境与焉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吴越王升嘉兴为开元府割华亭海盐二县属之明宗长兴二年文穆王罢开元府复属中吴晋烈祖天福三年析嘉兴之义和镇崇德县明年又以嘉兴秀州另立嘉兴县华亭海盐附焉自是不复隶苏矣宋太宗淳化三年隶浙西路徽宗政和七年秀州嘉禾郡十年割嘉兴之梧桐等五乡益崇德宣和三年复改为州宁宗庆元元年嘉兴府领嘉兴海盐崇德华亭四县元至正十四年为嘉兴路置华亭府属焉元贞元年海盐崇德为州元乱为张士诚所据明太祖吴元年改路为府以海盐崇德为县华亭属直隶宣德四年嘉兴之西为秀水北为嘉善海盐之东北为平湖崇德之东为桐乡领本县七之改崇德石门县 朝因)
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 唐 · 李郢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引用典故:龙门 一阳生 谢朓
白蘋亭上一阳生谢朓新裁锦绣成。
千嶂雪消溪影渌,几家梅绽海波清。
已知鸥鸟长来狎,可许汀洲独有名。
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
毛西河朱竹垞先生西湖图本郑芷畦所画后来罗两峰翁覃溪摹之朱野云法时帆摹之罗本沿郑朱本又沿罗本余得罗画韩小亭得朱画小亭索诗因书两图后丙午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二
康熙辛巳暮之,同游西湖约七人。
或三日游或十日(据《西河诗话》止三日游,而竹垞诗则「约有十日」。),相逢笋蕨乡中频。
寺楼同舍有郑子,湖心柳阴来写真。
䫉得二老入图画,冷落冯顾吴周陈。
涉笔误记岁壬午覃溪据之徒喜新。
二老诗词可覆视,岁时人地堪详论。
钱湖十诗證图史,南山杂咏披莽
水仙之祠访不得,高风眺望空逡巡。
一扶杖行一挟卷,气含谐煦忘嬉嗔。
当时论议有和诤,龂龂尚书今古文。
湖山一与涤怀抱,铅椠老去归真醇。
两人百五十三岁,遥遥伏郑为朋邻。
同游诸子虽丽藻,古意默契谁由伸。
郑君作图有心者,箸述固是查厉伦。
吴兴郡志石柱记,想就游舫诹商勤。
不敢参列䫉己像,图尾跋记词清温。
两峰野云递移写,三图相嬗无合分。
我与韩子各藏庋,沿缘覃溪梧门
题诗百纸不尽意,心香一瓣惟经神。
家承赐书吾与子,未免逐逐车尘奔。
及今无成老且至,渐恐后来泯不闻。
新秋残暑送不去,卬首前哲馀叹呻。
题诗湖上旧游遍,十年回首空烟云。
梅花八首 其四 宋 · 韩驹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雪里寻梅蕊,多应傍水开。
那知是花处,但觅(《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作觉)暗香来。
朝散大夫谢公墓志铭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七、《范忠宣公集》卷一三
公讳景初字师厚
谢氏本姜姓,世为阳夏人,其子孙显于江左
公之先出于江左之谢,十世祖宾,始居河南缑氏
六世祖希图,因官家吴越,葬钱塘,遂为钱塘人
自君之考阳夏公始葬邓,今为邓人。
曾祖讳崇礼泰宁军节度掌书记,赠尚书礼部郎。
祖讳涛,太子宾客陈留公,赠礼部尚书
阳夏公讳绛,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赠司徒
公以陈留公荫,为太庙斋郎,再除试将作监主簿
陈留公遗表恩,为守主簿
初,监苏州茶盐务,不赴。
签书武胜军节度判官公事。
进士甲科,迁大理评事、知越州馀姚县,九迁至司封郎中,历通判秀州汾州唐州海州湖北转运判官成都府路提点刑狱,为怨者所诬,坐免司封都官郎中,又坐举官,免屯田郎中
复除职方员外郎,以病求分司西京权通判许州,不赴;
权通判襄州,复屯田郎中
会改官制,迁朝散大夫以卒,累勋上柱国
公少奇俊,七岁能属文,十三从师受《礼》,通其义,讲解无滞。
陈留公阳夏公曰:「此儿必大吾门」。
时阳夏公通判河南欧阳文忠公圣俞见公所为文,相顾而惊,持以示留守钱文僖公,文僖公叹曰:「真奇童也」!
十六游京师,赫然有声,群公共称之。
翰林学士胥公偃一见公,异之,许妻以女。
阳夏公忧。
阳夏公赒急宗族之无依者几百口,及捐馆,家无赀。
公抚给孤遗,如阳夏公之存。
有田在苏杭,岁入千斛,悉留以给宗族之在南者。
武胜时,贼张海扰京西,屡败县邑,而州无城与兵,州官或称疾避事,或疲老去郡。
公兼众职,不劳而治。
是时朝廷忧贼,使者旁午,号令肆出,人益劳扰。
公上书乞择用守令,精选使人,宽胁从以购首恶,皆中时病。
朝廷始建北京,公作《魏诰》以献,士大夫争传写。
李邯郸公以文名天下,深称重之。
公登科时,宋元献公较殿试,尚以不得置公第一为恨。
馀姚滨海,民喜盗煮盐,利厚而法不能禁。
公明立约束,刑不加肃而民自戢,盐课羡于常岁。
又为塘岸以禦潮涨之患,民得安居。
是时荆公王公甫宰明之鄞县知枢密院韩玉汝钱塘,公弟师直会稽,环吴越之境,皆以此四邑为法,处士孙侔为文以纪之。
浙东和籴之法,官以钱与易民刍粮,民既输而有司虐下,不畀其直,民以为病。
公在邠州,上疏极言其弊。
海州,毁淫祠三百馀所。
时州郡敢辄羁置罪人,公上言乞加禁止,于法当坐者,亦限以岁年而释之。
又言郡接京东,多寇攘,而海路通夷貊,宜增戍兵,以戒不虞。
治平中京师大水,朝廷求直言,公上章极言得失,其辞见于文集。
公在湖北,吏有以公田租劳人致于他郡而求善价者,法虽无禁,公移文谕之,以革其心,因请立以为法。
每岁五月,下诏恤刑,独不及转运司,公以职兼刑赏,乞预赐诏。
熙宁初河北大水,公上疏言灾异之所致,且缓郊礼,大忤建议者。
蜀以远方,凡大狱之疑者,皆钤辖司专决。
公数上言:「此当奏谳于朝,非臣下可专」。
朝廷遂以立为天下法。
是岁,剑门减配隶出关罪人之半,钤辖司措置边事,多不关提刑司,公亦论正之
永康军嘉州连接蛮徼,公请举择守臣
成都路公田有无不均,公请均之,以息贪竞,朝廷从之。
县尉佐,有皆以入赀流外得官者,不能为政。
公因奏请县唯许注流外若入赀官一员。
初行苗役之法,且擢属邑宰为之使而专其事,公上言:「远人乐安静,愿罢使勿遣」。
及使至,公谙其为人,因裁抑其过当。
使者遂怨公,诬公燕饮事,上之执政,乃公所忤者,因入其言,将置诏狱。
公耻于对吏,乃自引咎。
及坐免,公逍遥里中,杜门读书,未尝以谴谪为戚。
筑室郊外,时游息其中,每叹曰:「讵知昨非而今是乎?
昨是而今非乎」?
自号「今是翁」,为曰「三疾」,曰:「我亦古之遗民也」!
参知政事元厚之与近臣十人,雪公罪于朝。
冯当世成都,还,知枢密院,又讼公冤。
及除襄州,公不得已之官,多以病卧家。
大水,州城几没,公叹曰:「民如此,我何病乎」?
力疾以出,筑堤捍水,城卒获完。
公既少有才名,天下皆闻风企服。
而性刚直,不与俯仰。
遇事明锐,勇于敢为。
奖善嫉恶,出于天资。
于书无所不该,详练本朝典故。
宋次道最为博洽,每叹以为弗如。
为文简重雄深,出言落笔,皆有章采,若不经思,而人莫可及。
尤喜为诗,梅圣俞与公少长相陪,而为酬唱之友。
晏元献公、杜正献公、先君文正公,皆器待之,与之议论,不敢以年少之。
公与人交,始终不渝,穷悴者顾之益勤,虽贵显,至于是非,不少借也。
欧阳文忠公、刘原甫尤相善。
参知政事胡武平最重之,屡荐于朝。
士人多从学,公教人以明义理为本,而重尚气节,不妄许与,故特立寡合。
平居罕笑语,夫妇相待如宾。
幼丧母真定郡夏侯太君,事继母丹阳郡高太君至孝。
与兄弟深相友爱。
上之登极,当遣子进奉,而例得补官,公舍子而畀甥李掖。
公自襄还邓,属疾,即戒左右治后事,而妻子不知。
自疾至终,语言情思如平常,实元丰七年四月乙酉,享年六十有五。
兰阳县胥氏,翰林之女。
子四人:忱,知海州怀仁县;
愔,郢州长寿主簿
悰,蔡州汝阳主簿
悱,假承务郎
女四人:长早夭;
次适湖州乌程主簿茂谌,次适宣德郎黄庭坚,皆先公而亡;
幼未嫁。
孙四人:元、曾、基,一未名。
孙女七人。
有文集五十卷。
诸孤将以某年月日葬公于邓州穰县五龙山阳夏公之墓次,使以状来请铭。
铭曰:
邑于谢,氏自南国,以及于公,世有显德。
英才异禀,敏学博闻。
百代典制,心罗口陈。
爰自宰邑,以暨出使,落落任职,坦坦由义。
众所畏缩,公勇无难。
卒困于仇,公则不患。
公之所有,百未一试。
赍蕴而终,志士挥涕。
葬于穰郊,阳夏是从。
刻辞幽穸,以谂无穷。
半村厉元吉厉元吉字无咎号半村馀姚人咸淳辛未进士。仕为乌桯尉,后归隐丛山。以后遁迹湖海,白首始归。有《半村集》。《宋诗纪事》黄宗羲云:「叠山诗文,零落无几,余从厉氏子孙见其墨迹如新。」)出尉乌程(此诗四库本、康熙本俱缺,今据道光本补。辛未时年四十六岁作。)1271年冬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押词韵第十八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
十二街头三尺雪,骏马健行如跛鳖。
生怀故人厉半村,拂袖前行何勇决。
山居士强欲吟,冻笔如椎砚欲裂。
京国青衫十载交,欲言不言情哽咽。
愿君勿作绕指柔绕指柔:原意自喻英雄失志,仰俯由人。后亦借以形容柔软。《文选》刘琨《重赠庐谌》诗有:「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句。),愿君勿作在矿铁。
甘雨幽遐冤草苏,清风宇宙贪泉竭。
循良讵困圣明时,玉烛光华待调燮。